第327章 县里急了-《倒插门》
第(2/3)页
当赵春牛提出干小煤窑的时候,解放一点也没有犹豫,就跟着加入进去。
挖煤有多挣钱就不必说了,从魏光明矿场拉出去的一车车煤,那就是大把大把的钱。
汪老大也是这个意思,大庆不用说,有他那个哥哥杨大福死跟着赵春牛呢,大庆自然也是要去干小煤窑的。
就这样,赵春牛不费吹灰之力,愣是挖走了矿场十几个有技术的工人。
张国全当然很无奈,可他又不好说什么,本来就是自愿的,人家愿意去哪就去哪,挡着人家发财,这到哪都没个理。
亮子宽他的心,愿意走就走吧,这些个没良心的,都不知道谁是对他们好。
紧缺技术工人,亮子拍下胸脯保证,他会慢慢再培养一些技术工人出来,让张国全不要过于担心。
张国全就让亮子做了采区的班长,带领大家伙好好干。
矿场终于开始投入生产了,县里投了一部分资金,添置了一些机械设备,不多,是县里尽最大限度能拿出来的了。
只要矿场有了效益,以后肯定少不了生产设备。
因此,县里急需矿上产生效益。
这样的情况下,张国全带着四十多个工人,用了一个月,把井下的巷道重新布局,加固顶板,力保安全第一。
一个月都是在做这件事,县里已经急的乱跳脚,这么再耽误下去,何时能生产,何时能有效益。
但张国全不急不躁,让工人认认真真,仔仔细细的做好井下安全工作,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,就是一颗松了的钉子,都不能放过。
在他认为,生产肯定是要进行的,效益也会有的,但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,就像矿场门口立着的两块木板——以人为本,安全为天。
苏锦城又开始打仗了。
他把魏光明期间,产生的大大小小事故,做了详细数据,又对魏光明那次塌方事故的伤亡人数,以及后续赔偿资金,做了总结汇报,这才把县里对煤矿生产急迫的想法,给按了下来。
一个月的时间,井下已经产生了大变化,所有的巷道该修的修,该弃的弃,之前魏光明开的八个采区,也缩减为最初的两个采区。
包括之前的工人看在眼里,都知道在操作过程中只要不乱来,井下一定是安全的,所有能看到的,脚踩着的,都是非常的安全。
井下能有这般变化,离不开一个人的重要贡献,那就是对煤矿知识有着充足了解的小禾。
不愧是大专毕业的高材生,提了很多可行性的建议,这是张国全仅靠着几本资料书,学不到的知识。
第(2/3)页